【我的扶贫故事】灵台邵寨镇:退伍军人马海涛回乡创业带乡亲共同致富

    “能繁母猪一年能产两窝多仔猪,卖掉一部分,再留一部分育肥,加上销售的猪肉,毛收入能达七八十万元。”细算这几年的收入账,马海涛笑着对笔者说。

    

    马海涛是灵台县邵寨镇新民村人,在邵寨镇街道上经营着一家肉食店。因为是自家养的猪,肉的品质有保障,远近村民都愿意买。特别是逢年过节,他店里的生意格外兴隆。作为村里公认的养猪能手和致富带头人,谈起自己的发家致富经,马海涛打开了话匣子。

    “2007年,刚刚20岁的我从部队退役后就外出务工,随着成家生子和父母年纪渐长,生活负担变得越来越重,务工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生计。2013年母亲又生了一场病,从那时起,我就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。”

    2014年,听到家乡政府大力扶持产业发展,马海涛回乡的想法更加强烈了。在与妻子商议后,他决定回家发展养猪产业。在新民村村委会的帮扶支持下,马海涛购买了一些旧砖瓦,在自家后院搭建起两座猪棚。

    “养殖产业的‘命脉’是技术。”

    在马海涛看来,技术是壮大产业的根本。从首批猪苗购买进棚起,他就牢牢把住“技术关”,除了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养殖防疫技术培训,他还通过互联网、电视主动学习,第一年便初具效益。之后,通过贷款和自己的部分积蓄,他跟进购买猪苗、设备,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。

    “最多时猪圈里有大小60余口猪,育肥猪出栏宰杀后全部供应到肉店了,一年下来供不应求,还得从周边村庄进货。”马海涛告诉笔者。

    养殖规模稳定后,马海涛意识到仅仅卖生猪还不行。经过仔细考虑,2019年,他在邵寨街道开起了一家肉食店。如今,随着煤矿等一批工矿企业落地邵寨,镇上的人流量日益增多,肉食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。到目前,养销一条龙的产业模式已具雏形。

    “一人富不算富,大家富了才算数。”在马海涛的带动下,新民村的马新录、杨旭龙、王俊明等村民先后加入养猪行业,随着肉猪市场持续向好,大家的口袋越来越鼓,发展产业的劲头也越来越足。

    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,积极发展产业已成为邵寨全镇上下的工作重心。邵寨镇新民村党支部书记马志红说:“这些年,通过政策扶持和农户思想的转变,村上有了马海涛、马超群等产业带头人,融易资讯网(www.ironge.com.cn),形成了以南沟岭社的花椒、黑泉坳的苹果等为主导的产业布局,今后我们将带动大家一起发展产业,努力增加群众收入,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。”

 文章标题:【我的扶贫故事】灵台邵寨镇:退伍军人马海涛回乡创业带乡亲共同致富

内容摘要:“能繁母猪一年能产两窝多仔猪,卖掉一部分,再留一部分育肥,加上销售的猪肉,毛收入能达七八十万元。马海涛 ...

免责声明: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

本文网址:http://mt.ironge.com.cn/redian/260711.html



备案/许可证编号:津ICP备17005847号
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0900000

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: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: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:12377 mt.ironge.com.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